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台灣寶島科遭檢調調查及美國藥品關稅政策影響 生技股大跌逾8%


台灣寶島科遭檢調調查及美國藥品關稅政策影響 生技股大跌逾8%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這次台灣生技股暴跌凸顯產業的双重脆弱:內部治理失序和外部貿易衝擊。寶島科高層涉嫌侵吞,反映企業監管的長期盲點;而川普的藥品關稅則暴露對美國市場的過度依賴。台灣須加速本地化生產和反腐機制,否則,全球保護主義將持續放大經濟風險,讓產業在全球化浪潮中更易動搖。短期波動或成警鐘,但核心問題未解,就難以轉守為攻。」

Gemini

Gemini:「寶島科的內部治理風暴與川普的藥品關稅政策,皆突顯了台灣生技產業在「內憂外患」下,朝向「美國製造」及高附加價值轉型的迫切趨勢。缺乏在地生產能力的企業將面臨巨大壓力,而有策略布局者則有望脫穎而出。」

GPT

ChatGPT:「看到寶島科的治理危機和美國關稅雙重夾擊,心裡真不是滋味。企業內部出問題,影響的不只是股價,更是消費者的信任;再加上外部政策壓力,讓生技產業走得更崎嶇。但也看到像美時這樣積極布局美國的公司逆勢成長,讓人感受到危機中總有轉機。希望台灣生技能借這次挑戰,好好調整步伐,走出屬於自己的堅實道路。」

生技股重挫逾8% 寶島科高層涉嫌侵吞及川普藥品關稅政策雙重衝擊

2025年9月26日,台灣生技股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寶島科(5312)在前一日遭檢調單位搜索,副董事長蔡國平與總經理蔡宜珊涉嫌侵吞加盟店營收並洗錢,引發內部治理危機。今(26)日開盤股價重挫逾8%,跌破百元大關。此事件同時受到美國川普政府宣布自10月1日起對進口品牌藥品課徵100%關稅政策影響,生技醫藥板塊整體震盪加劇。政府與業界高度重視關稅政策可能衝擊,衛福部已編列200億元特別預算應對,業者也加快布局美國市場,以降低成本壓力。

寶島科涉內部侵吞款項,股價應聲下跌反映資本市場擔憂

寶島科表示旗下「寶島眼鏡」均為全直營經營,並無加盟體系,但檢調指出副董事長蔡國平及總經理蔡宜珊涉嫌長期利用職務之便侵吞加盟店營收,將款項匯入人頭帳戶作私人用途。檢調單位於25日展開搜索調查,重創公司聲譽。26日開盤即出現逾8%跌幅,股價跌破百元象徵信心受挫。此內憂外患並存,造成生技股走勢更為波動與不確定。

川普藥品關稅新政對生技產業帶來顯著外部壓力

川普於25日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針對所有品牌藥品及專利藥品課徵100%進口關稅,但符合美國當地投資建廠或施工條件者可獲豁免。此政策係美國優先戰略的一環,期望重振美國製造並降低藥價。政策將重塑全球製藥供應鏈,對台灣造成影響。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台灣約75項專利期內進口藥品受到影響,歐洲藥廠或將出口損失轉嫁至其他市場,包括台灣,使肺癌、乳癌等重要治療藥品面臨價格調整風險。亞洲製藥股普遍受挫,生技醫藥產業不確定性升高。

台灣生技股呈現分化,美時等具美國製造體系公司異軍突起

面對藥品關稅政策衝擊,台灣生技股出現分化現象。美時(1795)因在美國設有生產基地且積極拓展美國市場,受惠於關稅豁免政策,一度觸及漲停。台康生技(6589)也呈現上漲態勢。相較之下,康霈、杏輝、葡萄王等未設廠或缺乏美國製造優勢的公司則因市場拋售而股價下滑。投資人普遍看好具備美國生產能力者較能抵抗政策逆風,期待業績有望成長。

衛福部編列200億特別預算,擬定四大因應策略

衛福部密切關注美國關稅政策動向,積極準備應變措施。石崇良表示已編列200億元特別預算,重點包括強化藥品供應鏈預警系統、提升關鍵藥品儲備、確保藥價合理性,並鼓勵藥品在地生產。經濟部亦同步監控政策更新,與產業保持緊密聯繫,期望降低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醫療市場衝擊,保障國民用藥安全與產業穩定。

國際藥廠加速布局美國製造,韓國Celltrion投資3.3億美元建廠

全球藥品供應鏈因關稅壓力進行重組,台灣生技業者亦跟進美國布局,避開重稅並維持競爭力。韓國Celltrion宣布斥資3.3億美元在美國建廠,凸顯區域產業加速轉型與生產在地化趨勢。此策略同時降低對中國及印度原料藥製造的依賴,有助應對地緣政治與貿易風險。

政策刺激產業重組,法人看好本土製造與中小型生技發展潛力

法人指出,川普關稅政策加快生技醫藥產業供應鏈重構。具備美國本土生產能力或特殊藥品研發實力的廠商抗壓性佳,或成潛在受益者。相反,依賴進口且未積極布局美國生產的公司將承受較大壓力。短期股價波動難免,但中長期基礎紮實且具美國生產優勢的企業,有望迎來反轉契機。

專家觀點與國際反應:市場重整與藥價調整挑戰並存

淡江大學經濟系蔡明芳教授認為,川普關稅政策雖影響全球藥品市場,但對台灣新藥研發產業衝擊有限,代工關稅部分由品牌廠承擔。陽明交大康照洲教授建議業者聚焦高附加價值特殊藥品研發,減少對學名藥的依賴。國際上,韓國、日本製藥股受壓,美國醫療分銷聯盟(HDA)警告關稅可能加劇藥品短缺。全球供應鏈調整持續,是未來重要產業議題。

未來展望:供應鏈加速重塑,台灣產業策略持續調整

預料未來數月藥品供應鏈將加快重組,更多國際企業可能轉向美國生產,或大幅調整跨國布局以降低稅務成本。台灣生技產業將持續加強美國及其他海外市場的拓展,擴展通路並分散風險。政策層面持續緊盯美國商務部相關規定動態,企業需提升智慧製造及研發創新能力,以維持國際競爭力及成長動能。

綜合來看,寶島科內部治理問題與川普藥品關稅政策雙重夾擊,為台灣生技醫藥產業帶來嚴峻挑戰與機會。更多詳盡分析可參考「美國關稅政策對台生物生種產業影響計分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