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國民黨主席選舉領表展開 鄭麗文網路投票支持率超過六成
國民黨主席改選自2025年9月15日起正式展開領表程序,確定共有五組人馬投入競爭,包括現任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中常委孫健萍,以及趙少康和郝龍斌將擇一決定參選。根據YouTube頻道統計,針對聲量最高的四名候選人所做的網路投票,截至當天上午6時,已有超過11萬人參與,其中鄭麗文以65%支持率領先其他候選人,顯示其強勁人氣及黨內外的高度支持。(來源:SETN、三立新聞)
五組候選形成多元競爭 藍營選情日益激烈
此次國民黨主席改選參選者眾多,五組人馬包含羅智強與鄭麗文兩位涵蓋現任及前任立法委員經驗的候選人,張亞中以學術背景為主,孫健萍則擁有黨內高層身份,趙少康與郝龍斌則具備豐富的地方及中央行政經歷。候選人的陣容體現藍營內部派系與新舊勢力的角力,選戰氛圍明顯升溫。黨內人士表示,這次選舉不僅關係權力重新分配,也將決定未來黨的選戰策略及政策方向。
網路民調成戰況風向標 鄭麗文在年輕選民支持度高
多個網路平台投票結果顯示明顯趨勢,鄭麗文以約65%至68%支持率遙遙領先。她在年輕世代中的支持度達68%,成為黨內改革派的代表。政論專家黃暐瀚分析,最終國民黨主席競爭將集中為四強激烈對決,鄭麗文的高人氣展現出對年輕選民動員的成功。這些民調被視為重要指標,反映黨員與支持者對未來領導人的期待日趨明確。
選戰財務壓力與新媒體策略成關鍵議題
本次選舉競爭激烈,選戰經費估計高達千萬元以上,財務壓力不容忽視。候選人積極運用社群媒體拓展影響力,羅智強透露將尋求徐巧芯協助經營社群,凸顯新媒體策略在選戰中的重要性。專家指出,數位動員能力加上選民認同,將是左右選情勝負的關鍵因素。
黨內派系角力與團結呼聲並存
由於競爭激烈,黨內已有候選人宣布退選,呼籲黨內團結避免分裂。黃暐瀚分析,本屆黨主席選戰最大看點在於整合派系與政策主張,最終將以四強決戰激烈展開。黨內高層與藍營支持者密切關注選舉結果對未來黨務運作及選舉布局的深遠影響。
外部政治氛圍與藍白合作牽動選戰策略
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同時受台灣近期罷免案結果及藍白合作政策的外部政治氛圍影響。部分候選人在策略上可能傾向與民眾黨合作或持不同立場,這對藍營未來政治版圖及地方選舉布局具關鍵意義。分析指出,藍白合作、政策調整與派系和解將是影響藍營走勢的重要變數。
未來展望:選民動員與政策執行成勝負關鍵
目前網路投票及民調顯示黨內支持集中在少數候選人身上,選戰焦點將轉向動員能力、黨內派系和解及具體政策推動。專家預測,國民黨主席能否成功凝聚年輕及傳統選民,推動黨內改革並促使團結,將決定藍營未來在台灣政治舞台上的地位與影響力。此次選舉結果也可能重塑黨的策略,影響2026及2028年地方和總統選舉布局。
▲ 國民黨主席選舉五組參選人領表起跑,黨內競爭激烈。資料照片來源:SETN
更詳細報導可參考藍黨魁之爭3人今領表!11萬人「四強投票」結果驚人 這位65%碾壓奪冠,另對相關政治局勢亦可參考台灣國民黨主席選舉競爭激烈 張亞中民調領先面臨整合挑戰及台北市柯文哲政治獻金案司法程序延長,影響2028總統選舉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