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烏克蘭面對無人機攻擊的新對策:限制4G網路
隨著俄烏戰爭進入第四年,俄羅斯無人機攻擊手法不斷升級,頻繁對烏克蘭的能源和通訊設施展開空襲,對烏克蘭防禦造成沉重壓力。為遏止俄軍無人機在戰場的協同作戰能力,烏克蘭軍方近期採取前所未有的電子戰策略——在無人機空襲期間,針對特定地區暫時限制4G及5G行動通訊網路。烏克蘭聯合作戰司令安德烈·赫納托夫表示,這不是全面切斷行動網路,而是控制特定區域的網路使用,目標是癱瘓無人機的通訊指揮鏈,削弱敵軍即時數據傳輸,降低其精確打擊效能。
此舉反映現代戰爭面臨的新挑戰:無人系統高度依賴數據通訊網路,這已成為決定戰局的關鍵因素。雙方在電子戰技術上的互相較勁,迫使烏克蘭必須對通訊環境進行智慧化控管,力求在情報優勢與自我防護間取得平衡。
▲ 烏克蘭宣布空襲期間限制部分4G網路,以干擾俄羅斯無人機指揮系統。
電子戰策略引發的民生通訊挑戰
雖然限制4G網路能有效阻斷俄羅斯無人機的即時指揮和偵察,但此舉也帶來通訊中斷問題,影響當地居民正常通訊和緊急聯絡。台灣同樣高度依賴行動網路,因此深刻理解網路中斷所帶來的不便與安全風險。尤其在動亂或災害時,通訊資訊的即時傳遞是救援與生活基本保障,軍事需求與民生權益因此發生嚴重衝突。
烏克蘭的作法揭示戰時通訊政策的複雜性,除了軍事戰略,還必須兼顧民眾生活品質與資訊公開,避免陷入國防利益與民意的兩難境地。此外,相關監管單位與通訊業者需配合調整營運策略,確保政策傳達清楚且服務穩定。
現代戰爭下通訊與無人機技術的相互角力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無人機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戰力,無論偵察還是精準打擊均大量使用。無人機系統極度依賴地面通訊網路傳輸影像與接收指令,4G與5G網路不再只是民用資源,更是軍事重要基礎。雙方都積極發展電子戰與網路作戰能力,展現現代戰爭中科技手段的高度整合。
這對台灣而言,是重要的警示。未來國防不僅要強化反無人機系統能力,更要著重通訊網路的韌性與資安防護,避免成為敵方攻擊和滲透的目標,電子戰能力的提升將是國軍重點發展方向。
國際軍事競逐中的通訊安全新趨勢
烏克蘭斷網限制策略並非個案,隨著無人機和電子戰逐漸成為軍事核心,大國紛紛建立專屬衛星通訊備援系統,確保戰時通訊不中斷。這也推動通訊產業加速打造更安全、彈性的網路架構,整合衛星網路與地面基礎設施,避免單點故障成為戰略漏洞。
台灣身處印太敏感區域,必須重視此類技術與政策演變,積極推動戰時通訊備援與資安防護。從國際案例中可學習態度如何平衡網路自由及國家安全,並加強與友邦合作,聯合研發電子戰及網路韌性技術。
▲ 歐洲在烏克蘭安全防衛新架構扮演關鍵角色,與美軍裝備升級密切相關。
烏克蘭經驗對未來通訊架構與安全的啟示
烏克蘭的網路限制策略揭示數位通訊網路在現代戰爭中的脆弱與寶貴,促使各國和產業深刻思考如何建構更安全且彈性的網路架構。未來衛星通訊備援系統必將成為國防及關鍵基礎設施的標準配置,推動網路架構在多元和均衡上持續進展,以提升國家整體韌性。
這不僅是軍事和資安議題,更關係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及人民日常生活。台灣可以從烏克蘭經驗汲取教訓,強化國內資安防護和戰時通訊規劃,推動跨產業合作,結合AI與半導體產業技術升級,強化資訊基礎建設整體防禦能力,建議可參考「AI推動台灣半導體與資安產業升級」以獲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