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新聞快訊與事件摘要
2024年6月,美國密西根州發生罕見醫療案例,一名36歲女子因長期每天三次舔食家用漂白劑,持續約一個月後出現身體不適,急診診斷為大球性貧血(Macrocytic anemia),主因為維生素B12嚴重缺乏。患者隨即接受緊急輸血並住進加護病房治療。該案例發表於《精神病學病例報告》期刊,證實患者出現異食癖行為,並因中毒與營養不良併發嚴重健康問題,事件引起醫療界高度關注,凸顯精神異食癖與營養素缺乏的密切關聯。
現場經過與醫療檢驗細節
根據密西根州當地醫院急診報告,患者因莫名乏力及頭暈就醫,血液檢查顯示紅血球體積明顯增大,符合大球性貧血特徵,並發現維生素B12嚴重不足。進一步詢問病史及心理評估中得知,她過去一個月因精神異常,反覆每日三次舔食洗衣用漂白劑。漂白劑長期接觸口腔和消化道,造成中毒反應及維生素吸收障礙,導致營養失衡。治療採取急性輸血支援,患者被送入加護病房密切監護,同時由精神科專家評估異食癖行為。
官方與權威醫學聲明
《精神病學病例報告》期刊編輯部證實此病例真實有效,強調異食癖為部分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現,但因異食漂白劑導致維生素B12缺乏並引發嚴重貧血的案例極為罕見。美國精神醫學協會(APA)提醒臨床醫師評估異食行為時,應同步檢查患者營養狀態。密西根州衛生局呼籲醫療系統加強異食癖患者心理與營養監控,促進跨科整合合作,防範嚴重後果再次發生。
案例數據與異食癖病理分析
參數 | 患者數值/狀況 | 正常參考值 | 意義 |
---|---|---|---|
紅血球平均體積(MCV) | 105 fL | 80-100 fL | 偏高,呈現大球性貧血 |
血液維生素B12濃度 | 90 pg/mL | 200-900 pg/mL | 嚴重缺乏 |
異食癖行為頻率 | 每天約3次,持續1個月 | 無 | 異常精神行為 |
漂白劑成分 | 含次氯酸鹽等化學物質 | 無 | 具毒性,傷害口腔與消化道 |
資料來源:美國密西根州醫院血液檢驗報告、《精神病學病例報告》期刊數據。
專家意見與精神醫療現況
精神健康專家指出,異食癖常見於兒童、孕婦及某些神經精神疾病患者,但舔食含漂白劑物品導致維生素缺乏的案例極為罕見。臨床營養師解釋,維生素B12缺乏多與飲食不均衡、自體免疫疾病有關,患者特殊舔食行為加劇營養障礙。精神科醫師建議異食癖患者須同時接受心理治療與營養補充,雙管齊下。該案例也提醒醫療體系須建立早期辨識異食行為的機制,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社會反應與國際比較
該案例引起國際醫療社群熱烈討論,普遍認為異食癖相關的營養缺乏病理仍待深入研究。英國、澳洲等國專家表示,異食癖患者的生活環境及心理因素須被更全面重視,並促動跨國研究合作。社會大眾對於化學品誤用引發健康危機的警覺提高,公共衛生機構呼籲加強化學品使用安全教育。多家國際媒體已報導此事件,助長異食癖的相關知識普及。
未來趨勢與臨床建議
專家預測未來異食癖疾病管理將整合心理健康與營養醫療,推動標準化診療流程與早期篩檢。醫療團隊建議提升異食癖患者多學科協作治療,涵蓋精神科、營養師與毒物科專業。公共衛生政策層面須重視異食癖知識普及,防範類似漂白劑中毒事件。醫學界也呼籲加大罕見案例臨床研究與資料庫建置,促進更有效療法的開發。
更多相關報導,可參考「36歲女沉迷漂白粉味「1天舔3次」長達1個月 醫認證她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