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 特勤局瓦解大規模電子設備網絡
美國特勤局於2025年9月23日在紐約都會區成功拆除一個龐大且複雜的非法電子設備網絡,該網絡涵蓋超過10萬張SIM卡及300多台伺服器,具備癱瘓當地手機信號塔和電信系統的能力。這項行動正值聯合國大會召開期間,顯示該網絡存在針對國際會議通信與安全的潛在威脅。特勤局表示,此網絡若被啟動,可能導致紐約關鍵電信基礎設施中斷,影響包括聯合國多國官員在內的重要人物通訊安全。
非法設備網絡結構與運作規模揭露
據特勤局紐約外勤辦公室主管馬特·麥庫爾(Matt McCool)指出,此非法電信網絡使用所謂的「SIM卡農場」或「貓池」技術,配合大量伺服器和加密設備,構成一套匿名且難以追蹤的通訊系統。該系統能夠發動阻斷服務攻擊(DDoS),癱瘓手機基地台,甚至為威脅者與犯罪集團建立加密聯繫。特勤局局長肖恩·柯蘭(Sean Curran)強調,這種威脅的破壞力相當巨大,必須嚴陣以待,防止其對美國通訊系統產生嚴重影響。
調查發現與潛在影響分析
調查過程中,特勤局在紐約、康乃狄克及新澤西三州區域多處地點,包括廢棄公寓,查獲並拆除了相關設備。初步分析顯示,該網絡可能涉及國家行為者與已知犯罪組織之間的合作,提供加密通訊渠道但並未明確指認涉案國家。雖然尚未發現針對聯合國大會的具體陰謀,但其大規模癱瘓電信的能力,若被啟用,足以造成國際會議安全恐慌及通訊中斷,危及緊急服務與日常社會運作。
全球通信安全挑戰與政策倡議
此事件凸顯都市電信基礎設施面臨的電子干擾與網絡攻擊風險,提醒政策制定者需強化通訊法規與技術防護標準,加強監控異常電子網絡行為。專家指出,「SIM卡農場」類似設備在全球已有明顯增加趨勢,常見於詐騙及情報活動,對通信穩定構成重大威脅。此次案件也顯示美國在打擊電子恐怖主義與跨境網絡犯罪方面,透過多部門協作與先進科技,提升快速識別及反制能力。
影響台灣及國際防護合作展望
作為資訊技術密集型社會的台灣,密切關注此類攻擊模式與手法,擬強化本地資安防禦措施與基礎設施韌性。隨著國際政經活動頻繁,通信安全成為全球性挑戰,跨國合作與情報分享日益重要。未來,美國與各國預計加強SIM卡監管、發展反制技術與應急反應能力,以防範類似「貓池」網絡在全球主要都市和國際機構所在地的擴散與威脅。
▲ 美國特勤局近期行動揭示電信安全對國際政治及地緣安全的重要性,相關議題亦深刻影響東亞區域以及台灣安全環境。(圖片來源/Unbias Taiwan)
更多詳細資訊,建議參考聯大會議之際 特勤局搗毀威脅紐約的電信網。
相關議題亦影響台灣半導體與資安產業發展,詳見AI推動台灣半導體與資安產業升級 同步面臨市場波動與監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