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以色列國安部長公開反對美國主導加薩停火協議 引發內閣分裂
2025年10月初,以色列內閣積極審議由美國牽頭促成的加薩停火與人質釋放協議,內容涵蓋哈瑪斯釋放人質及以色列釋放巴勒斯坦囚犯。國家安全部長伊塔瑪·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公開反對此協議,認為釋放恐怖分子的代價過高,且恐威脅國家安全,並揚言與其黨友退出內閣。此立場凸顯以色列政府內部對停火方案的嚴重分歧,加劇政治不穩局勢,也使停火協議的推動面臨極大挑戰。
以色列持續軍事行動 與停火努力形成矛盾
儘管停火協議談判持續,以色列軍方仍在加薩北部加強空襲與地面攻勢,摧毀多處重要建築及哈瑪斯目標。國防部長表示將推進軍事計畫,致力消滅哈瑪斯勢力,彰顯軍政間政策矛盾。外交與軍事路線並行,加上國內逾十萬名民眾示威反政府,批評總理尼坦雅胡操弄政治與破壞憲政,令停火協議的推進困難重重。
國際社會多元反應 針對停火與以色列行為的譴責與支持
停火協議引起國際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與拜登皆支持該停火方案,願為60天暫時和平促成條件,並敦促哈瑪斯接納協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呼籲立即釋放人質,並確保人道救援通道暢通。部分穆斯林國家對以色列官員日前造訪艾格撒清真寺表達強烈不滿,認為此舉加深宗教緊張。歐洲部分國家如荷蘭對以色列國安部長及財政部長實施入境禁令,指控煽動暴力,顯示歐洲社會對以政策高度批判。這場衝突的國際政治角力顯現中東局勢的複雜敏感。
▲ 卡達杜哈召開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譴責以色列空襲並推動停火方案
加薩人道形勢嚴峻 援助艱難且安全持續受威脅
加薩地區人道危機日趨嚴重。首批援助船隊因安全威脅宣告失敗,造成物資嚴重短缺,儘管第二波援助船隊已啟航,但挑戰依舊嚴峻。此外,以色列法院判決政府違法,命令改善巴勒斯坦囚犯的伙食待遇,凸顯境內人權爭議。整體人道救援推展困難,進一步影響停火協議的執行效果。
以色列動員預備役士兵 準備長期控制加薩走廊
以色列政府計劃全面控制加薩走廊,動員數萬名預備役士兵,展現對哈瑪斯施以強硬政策,可能轉向長期軍事佔領。十九位前國安首長公開呼籲政府「懸崖勒馬」並立即停戰,反映軍政高層對局勢惡化的擔憂。雖然政治路線存在分歧,但整體方向仍傾向強化軍事壓制。
▲ 以色列軍方連續空襲加薩最高住宅樓,展現升級攻勢
停火協議首階段生效 部分人質獲釋但局勢仍不穩
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哈瑪斯已釋放首批33名被扣押人質,帶來和平曙光,然而大批人質仍被囚禁,停火細節與後續執行高度敏感。以色列軍方持續轟炸加薩目標,軍事緊張未見明顯緩解。戰爭、政治與人道三重壓力交織,使未來局勢仍有諸多不確定性。
▲ 哈瑪斯與以色列達成加薩地區「第一階段」停火協議,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重建計畫
未來挑戰與多方角色 立場分歧影響和平進程能否持久
儘管取得第一階段停火協議,未來仍面臨多重挑戰。極右翼內閣成員強烈反對釋放囚犯,哈瑪斯解除武裝與加薩治理框架尚未明朗,使協議持續性風險增加。國際社會普遍支持和平,但落實細節及長期重建需各方合作。專家認為停火是兩年來少見曙光,但真正結束衝突仍仰賴後續談判與政治意願。加薩的戰後重建與創傷復原將是一段漫長且嚴峻的歷程。
整體而言,這場美國主導的加薩停火協議暫時為加薩與以色列帶來和平希望,但內部政治分裂、軍事持續行動及國際社會多元聲音,使和平願景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
【延伸閱讀】建議可參考「哈瑪斯與以色列達成加薩地區『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川普推動重建計畫」以取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