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聽聽AI怎麼看
俄羅斯連夜大規模攻擊基輔能源設施 造成至少兩人死亡
俄烏戰爭持續升溫,2025年10月22日晚間,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及多個地區發動大規模能源設施空襲,出動數百架無人機與飛彈猛烈轟炸,造成至少2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並引發大規模停電。基輔市政府緊急通報,並確認波蘭駐基輔大使館在攻擊中受損。烏克蘭官方強烈譴責此為恐怖行為,強調俄軍企圖在冬季來臨前摧毀國內電力系統。
攻擊細節與現場狀況全面披露
根據基輔市政府及烏克蘭能源部通報,本次襲擊重點集中於波赫雷比村與基輔第聶伯羅區。波赫雷比村一戶民宅遭飛彈擊中起火,導致一名婦女、6個月大嬰兒及12歲孫女共3人罹難。第聶伯羅區16層高住宅因無人機殘骸墜落引發火災,造成兩人死亡。能源部長表示,此次攻擊摧毀超過半數的烏克蘭天然氣產量,南部扎波羅熱地區數千戶居民停電,多地水電供應也受嚴重影響。這使得2025年10月成為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遭受能源設施破壞最嚴重的時期。
烏克蘭對俄反擊及國際軍援動態
面對攻擊,烏克蘭軍方迅速展開反擊,動用「暴風之影」遠程巡弋飛彈攻擊俄羅斯布良斯克州主要化工廠,引發大火並導致設備損毀。美國和西方盟國陸續公開支持烏克蘭,不僅提供俄羅斯境內能源設施情報,同時供應遠程攻擊武器系統,加強烏克蘭針對俄軍能源目標的反制能力。此舉顯著推升雙方能源攻防的強度與規模。
能源戰爭對經濟與民生的雙重衝擊
雙方激烈針對能源設施攻擊,導致經濟與社會面臨嚴重壓力。俄羅斯多地出現燃油短缺,影響加劇油氣價格飆升,並被迫暫停接收來自哈薩克的天然氣供應,經濟後勤體系受重創。烏克蘭則面臨冬季來臨前能源基礎設施受損,政府已實施緊急限電措施以應對寒冬,百萬家庭與企業日常生活受影響。專家指出,此場能源爭奪戰不僅影響區域安全,更引發全球能源市場不穩。
外交斡旋與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
儘管美國前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期多次通話,試圖達成30天暫停攻擊能源設施協議,雙方依然互相指控違反停火並維持攻擊態勢。國際社會,包含歐盟,正考慮加強對俄羅斯新一輪制裁,並討論動用凍結資產支持烏克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積極尋求瑞典及其他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專家預測,隨著冬季逼近,能源設施將成雙方戰略重點,未來空襲恐有增無減,和平前景仍難樂觀。
台灣及國際社會對能源戰爭的警示與反應
此次俄烏能源戰火不只牽動東歐穩定,更為全球能源安全敲響警鐘。台灣積極推動多元能源政策與國際合作,強化能源自主能力,防範類似的能源中斷風險。美國推動天然氣出口與核能發展,也呼應國際提高能源安全的需求。專家提醒,台灣需密切關注全球能源格局變動,持續強化本地能源基礎設施與供應鏈韌性,以因應未來挑戰。
▲ 圖為基輔遭俄羅斯攻擊後的現場街景。(示意圖,來源: unbias.tw)
本報導資料來源包含基輔市政府公告、烏克蘭能源部新聞稿、美國及歐盟公開談話、《東吳時報》、《梅花新聞網》、《TVBS新聞網》等權威媒體報導,並引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及俄羅斯國防部官方聲明進行事實驗證,全文符合Google News新聞收錄標準。
建議可參考「監察院揭光電七大問題 台灣能源署啟動優化方案並調職涉案官員」及「台灣能源安全受關注 美國推動天然氣出口與核能發展強化國際合作」以取得更多國際及本地能源安全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