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颱風「樺加沙」將增強 22日晚間起影響台灣,有成強颱之虞
中央氣象署科長林伯東於6月19日上午宣布,目前西北太平洋同時生成三個颱風,其中「樺加沙」是近期台灣需密切關注的氣象威脅。預計「樺加沙」將於6月22日晚間開始明顯影響台灣,並在23日至24日清晨最接近本島,可能帶來強風、豪雨與大浪。該颱風強度有望達到中颱上限,甚至可能成強颱,暴風半徑約250公里,龐大暴風圈很可能籠罩台灣南端陸地,北部及東部也將受風吹雨襲。中央氣象署正準備發布海上和陸上颱風警報,呼籲民眾嚴防災害。
暴風圈涵蓋南台灣,北東地區也難倖免
根據中央氣象署及多家媒體報導,「樺加沙」正快速增強,暴風半徑已擴大到約250公里,形成強烈且範圍廣闊的暴風圈,預計將籠罩屏東、台南、高雄等南部地區,成為災害重點區域。北部與東部的宜蘭、花蓮等地也會迎來明顯的強風和豪雨。氣象專家指出,颱風路徑仍有變數,若颱風向北偏移,北部與東北部的風雨將更為劇烈,民眾應持續關注最新氣象資訊。
▲ 台灣針對颱風威脅進入防災警戒期,各地加強應變措施。(資料來源:Unbias Taiwan)
政府積極部署 週日及週一陸續發布警報
面對「樺加沙」的嚴峻挑戰,中央氣象署計劃於6月21日(週日)先行發布海上颱風警報,隔日6月22日(週一)上午再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及早提醒相關單位和民眾準備防範。地方政府已加強疏散低窪易淹水區居民,穩固公共設施,並派遣救災人員待命,準備應對可能的洪災、土石流及強風。氣象權威鄭明典提醒,此次颱風帶來的豪雨可能持續數天,災害風險高,民眾不容忽視。
▲ 各地停班停課標準差異引發防災準則討論。(資料來源:Unbias Taiwan)
三颱共舞 異常氣象引國際關注
今年颱風季罕見同時生成三個颱風「米塔」、「樺加沙」及「浣熊」,其中「樺加沙」最具威脅性。多國氣象模型顯示其有成為超級颱風的可能,暴風侵襲台灣的機率超過63%,國際氣象界高度關注。氣象專家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導致颱風活躍期延長與強度增加,此次「三颱共舞」反映台灣與周邊區域面臨的連串氣象挑戰。除了強風之外,台灣還需準備豪雨及長時間大浪的雙重災害風險,防災工作將更具挑戰性。
路徑變動關鍵,颱風北修擴大影響範圍
氣象專家警告,「樺加沙」路徑仍有較大變數,颱風若向北偏移,北台灣及東北部將遭遇更強風雨,防災難度加劇。巨大暴風半徑將波及全台不同地區,帶來強陣風、局部豪雨及沿海長浪,呼籲民眾持續關注中央氣象署及地方政府公告,及時調整防颱措施。同時,香港及澳門亦將受影響,香港天文台預計於6月24日左右發布8號風球警告,提醒防範風暴潮災害風險。
防災準備迫在眉睫 台灣社會齊心應對
隨著「樺加沙」颱風逐漸增強,台灣政府及各界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強調全民提升防災意識與迅速應變的重要性。從排水系統清理、設施加固到備足物資和執行撤離計畫,地方政府積極備戰,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媒體持續提供最新氣象消息,協助民眾掌握颱風動態並做好防範。對農漁業及沿海產業可能受到的衝擊,也在計劃救助方案以減輕損失。整體部署旨在將「樺加沙」可能帶來的災害影響降到最低。
▲ 楊柳颱風來襲同時,加劇台灣氣候與選戰雙重挑戰。(資料來源:Unbias Taiwan)
總體而言,「樺加沙」將成為近期台灣氣象的焦點變數,民眾必須密切留意官方訊息與警報,積極落實防災措施。此次三颱同時活動與全球氣象異常趨勢亦需長期關注,台灣社會與政府必須攜手加強防災韌性。
欲深入了解颱風防災政策與應變,可參考「楊柳颱風侵襲花東全台警戒 停班停課差異化引地方防災標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