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川普佛州高爾夫球敘 台積電以美中緊張關係婉拒出席
2025年10月18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私人高爾夫球俱樂部舉行跨國企業高層球敘,邀請來自韓國、日本、台灣等亞洲頂尖企業領袖參與交流。川普藉此活動推動美國與亞洲重要科技廠商的戰略合作,尤其聚焦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自主化。然而,台灣半導體巨擘台積電最終以「美中關係緊張帶來的負擔」為由婉拒出席,展現台灣企業面對地緣政治壓力的謹慎態度。(資料來源:韓國媒體《朝鮮日報》《韓聯社》報導)
台積電拒絕球敘主因 探索政策與地緣政治雙重挑戰
台積電高層評估參加川普這場高爾夫球敘可能捲入日益惡化的美中科技及貿易緊張局勢,決定暫時回避相關政治壓力。自川普政府以來,美國持續推動半導體產業回流美國,近期更傳出美國擬實施晶片產能與進口比例達1:1的政策,違規企業將面臨高額關稅,這無疑增添台積電在美國擴產的營運難度與策略風險。台積電雖持續擴大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及研發設施,但須在產業競爭與地緣政治間取得微妙平衡。(NOWnews今日新聞報導)
川普高球外交 反映美國對半導體供應鏈重構決心
川普此次高爾夫活動被解讀為融合私人休閒與國際外交策略,凸顯美國希望透過親自邀請與非正式交流拉攏亞洲半導體龍頭,促進美國晶片產業自主的新思維。美、韓、日、台企業代表齊聚其中,展現美國意圖重整全球供應鏈、降低對中國依賴的積極態度。儘管面臨關稅政策待定與技術轉移疑慮,企業仍樂於發展跨境合作,以適應全球供應鏈新布局。(聯合新聞網分析)
台積電擴美投資逾千億美元 情勢錯綜複雜
儘管拒絕出席球敘,台積電仍持續推動在美國總投資額達1650億美元的擴產計畫,包括興建先進晶圓與封裝廠。這部分投資被視為緩解關稅措施風險及回應美國政府補貼政策的策略性布局。不過,高昂的製造成本將部分轉嫁給客戶,可能對獲利率造成挑戰。美方嘗試以入股方式介入台積電運營,法律與政治層面仍待雙方協商,相關細節未完全公開。(中研院學者與業界專家評論)
▲ 川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引發美股重挫,市場震盪波及台股。(圖片來源:unbias.tw)
台灣政府高度關注 並持續守護產業利益與合作空間
對於美國可能推動包括台積電在內半導體企業的新關稅政策,台灣外交部及經濟部表示正密切關注,強調會妥善處理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維護台灣科技產業的國際合作空間與發展利益。總統府也曾出面安撫民眾,避免對台積電赴美投資造成過度憂慮。台灣產業界則呼籲保持冷靜,重視技術領先與策略布局,強化供應鏈韌性與自主權保護。(公視新聞網報導)
專家警示 台積電赴美設廠恐面臨技術移轉與市場分割壓力
多位產業專家指出,川普政府促進台積電在美擴廠背後,帶有「國家安全」及美國技術自主的強烈意圖。前中經院董事長陳添枝提醒,「美積電」計畫存在將台積電核心技術分割出去的風險。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亦警告,未來美方可能施壓技術轉移,或強迫公司結構拆分。雖然關稅政策與補貼措施帶來誘因,也同時導致高成本及複雜法令挑戰,企業須謹慎因應。(中華經濟研究院;產業分析)
國際局勢複雜 供應鏈重組趨勢不可逆轉
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重組並非孤立事件,包括歐盟、日本及韓國也相繼考量擴大國內晶片製造以提升產業韌性。疫情後全球供應鏈斷鏈強化各國對製造在地化的重視,雖引發技術外流與成本提高等憂慮,但面對大國科技競爭與國安考量,企業只能在兩岸及美中間尋找平衡。此局勢預計將持續影響台積電等亞洲科技龍頭的戰略決策。(國際半導體協會報告)
結論與展望:台積電戰略靈活調整 全球科技競爭新局勢
此次川普「高爾夫外交」象徵美國藉私人場合加強與亞洲半導體企業交流,也凸顯半導體產業已成地緣政治核心戰場。台積電婉拒參加,反映企業對美中持續衝突的顧慮與風險控管。未來,台積電將持續加碼美國投資以降低風險,同時維持技術領先並關注國際法規走向。台灣政府與企業面臨維繫自主與市場合作的複雜課題,在全球科技競爭格局中不斷尋求有利立足點。
更多相關消息,可參考「川普高爾夫外交!傳台積電因『這理由』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