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國慶連假台灣東北季風增強 北部東北部降溫降雨並發布豪雨強風警報


國慶連假台灣東北季風增強 北部東北部降溫降雨並發布豪雨強風警報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這波東北季風與雙颱外圍雲系,讓國慶連假變成不確定的賭注,凸顯氣候變遷正侵蝕台灣的節日生活。過去,我們視假期為出遊良機,卻忽略氣溫驟降和雨勢可能帶來的人身、經濟損失。背後結構是全球暖化加劇天氣極端,台灣應強化長期防災政策,而非靠臨時警報應付—反思時,民眾得習慣彈性規劃,別讓小確幸變成風險累積。」

Gemini

Gemini:「此事件凸顯了氣候變遷下的區域防災韌性挑戰。雙颱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複合效應,不僅加劇了台灣北部的降雨與降溫,也預示著未來此類複雜氣象事件的常態化。國際氣象資訊共享與區域性預警機制的強化,是提升社會整體應對極端氣候能力的關鍵。」

GPT

ChatGPT:「秋天的涼意悄悄來襲,北台灣和東北部迎著東北季風,感受到那種濕濕涼涼的氣息,讓人不禁想多穿件外套,給自己一點溫暖。雖然連假天氣不穩,提醒我們要多關心家人和旅伴的安全,但這種自然的變化,也提醒我們生活中總有起伏。願大家在這份秋雨帶來的清新裡,依然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與安心。」

國慶連假迎來降溫與局部短暫雨 北部東北部率先感受東北季風

國慶連假(2025年10月10日)將至,中央氣象署9日發布最新預報指出,受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北部、基隆北海岸、宜蘭及花蓮沿海迎風面將出現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有零星短暫雷陣雨,其他地區則多雲到晴,白天地溫偏熱。氣象局提醒,連假期間北台灣雨勢不穩定,午後雨勢較明顯,民眾外出活動需留意天氣變化,防範熱區陣雨影響。

雙颱哈隆與娜克莉持續發展 路徑迴轉未直接襲台

目前太平洋上有兩個熱帶氣旋——中颱哈隆與輕颱娜克莉。氣象專家表示,兩颱路徑都出現大迴轉趨勢,不會直接登陸台灣,但其外圍水氣加劇本週降雨狀況。哈隆颱風正向日本南方海面偏東北方向移動,娜克莉颱風則呈現向西北方向再迴轉狀態,兩颱外圍雲系疊加,導致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天氣不穩。專家強調雙颱為獨立系統,尚未出現氣象學上所稱的「共舞」現象。

東北季風增強促使氣溫明顯下滑 下週恐見低於20℃濕冷天氣

國慶連假期間,東北季風明顯增強,使北部及東北部氣溫下降。預報顯示,連假時期全台氣溫將逐步回落,連假後期至下週初可能受強烈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低溫將降至16至19度。此次季風影響時間長且持續,帶來濕冷天氣,北部與東北部會連續多日有零星斷續降雨。相較以往,降溫幅度大且持續時間較久,民眾須多加保暖並調整戶外活動安排。

防災警報齊發 北台灣及東北部應嚴防強風豪雨與山洪土石流

因應東北季風和雙颱外圍雲系帶來強風及豪雨,中央氣象局及地方防災單位已發布雨量與強風警報,提醒北部、宜蘭、花蓮沿海及山區注意土石流及淹水風險。氣象局9日並對哈隆颱風發布強風特報,警告沿海可能出現大浪及海水倒灌。氣象局呼籲民眾慎防突發豪雨與局部強風,避免逗留易受災地區,保障連假期間安全。

部分地區高溫持續 南部可能達36度但午後雨勢不可輕忽

儘管北部及東北部因東北季風降溫,南部白天仍悶熱,最高溫可能飆至36度以上,午後山區容易出現雷陣雨。整體連假呈現典型夏秋交替的「夏熱秋雨」型態,早期南部高溫維持,午後局部雷陣雨出現,末期則隨東北季風加強氣溫明顯下降。旅遊、農業及戶外活動應提前關注局部降雨及溫度變化。

專家建議:持續關注氣象報告及預警 強化跨國氣象資訊共享

氣象專家指出,雙颱及東北季風的複雜互動不僅影響台灣,更牽動日本與西太平洋區域氣候。專家呼籲政府持續密切監控雙颱動態,及早發布防災預警,強化防災準備工作,並推動國際氣象資訊共享。此舉有助提升區域精準預警與災害調度能力,也是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增強防災韌性的關鍵策略。

大台北及東北部迎風面出現短暫陣雨

▲ 國慶連假前夕,大台北、宜蘭及花蓮局部短暫陣雨(來源:中央氣象署)

整體來看,國慶連假持續受東北季風與雙颱遠端環流影響,北台灣以及東北部降雨頻繁且氣溫明顯下降,南部雖然氣溫較高,但午後雷陣雨仍不可忽視。氣象局持續發布各種警報與特報,提醒民眾和相關單位強化防範,確保旅遊及日常生活安全。建議民眾隨時留意中央氣象署最新天氣資訊,並適時調整出遊計畫。

更多詳情與後續天氣預報,建議可參考「南方雲系北移帶動中南部午後豪雨,北部山區周末雨勢加劇需防範」「颱風楊柳持續逼近花蓮宜蘭 台灣進入防災警戒期加強應變措施」以取得最新氣象資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