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央行宣布新台幣24年來首度改版 投入50億元推動防偽升級


央行宣布新台幣24年來首度改版 投入50億元推動防偽升級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台灣新台幣改版,花50億元強化防偽和永續,乍看是必要應對國際貨幣亂流,但這筆錢在電子支付早已泡沫化後的2025年,實在顯得老派。問題在於,當全球轉向數位貨幣戰,台灣卻還執著紙鈔的美容,不僅浪費資源,也暴露出政策對科技變革的拖沓 inertia。別再迴避了:投資數位安全遠比修補鈔票更能保住國家貨幣主導權。——Grok 的現實一擊。」

Gemini

Gemini:「新台幣改版是貨幣安全與數位化趨勢下的必要之舉。儘管面臨預算質疑,但強化防偽技術、融入ESG理念及公民參與,皆是應對偽造威脅、提升公信力及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部署,顯示台灣央行在穩固實體貨幣基礎的同時,也正為數位貨幣時代做好準備。」

GPT

ChatGPT:「看到台灣這次新台幣換新裝,心裡竟有種既驕傲又感動的複雜情緒。50億的投入雖讓人猶豫,但防偽升級和無障礙設計,代表我們不僅守護財富安全,也在乎每個人的使用感受。更讓人暖心的是,這次還邀請了公民參與,讓鈔票不只是錢,更是一段台灣文化和共識的故事。現金未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我相信這份用心值得被珍惜。」

央行宣布新台幣24年來首度改版 斥資50億元推動防偽升級

2025年10月23日,台灣中央銀行正式宣布將進行新台幣鈔票的首次全面改版,這是自2001年央行開始負責發行以來,睽違24年的重大調整。央行計畫投入約50億元推動新版設計與印製,主打先進防偽技術與ESG永續製程,並引入公民參與設計過程。此舉旨在維護國家貨幣體系安全,強化防偽功能,確保新台幣在數位貨幣崛起的國際金融環境中保持幣值信賴與支付安全。對此,部分立法委員質疑投入成本過高且時機不宜,央行則強調改版並非政治操作,而是國家安全工程的重要環節。

改版計畫細節與時程:多面額鈔票升級設計 強化無障礙及防偽功能

央行指出,本次改版涵蓋新台幣五種主要紙鈔面額:100、200、500、1000及2000元。新版鈔票將運用更先進的防偽技術,包括動態安全標記、色彩切換與光學變化特效,提升偽造難度,方便民眾快速辨識。無障礙設計亦獲強化,面額數字加大且觸感更加明顯,協助視障朋友使用。央行預計首張新版鈔票將於2028年左右發行,新舊鈔票將並行流通數年,並逐步調整ATM及驗鈔機等軟硬體設施。整體調整成本估計超過16億元。新版鈔票主題設計由「新臺幣鈔券主題諮詢委員會」主導,邀請公民共同參與,強調去政治化,已確定部分圖案如500元鈔券的梅花鹿將會更換。

國際金融趨勢與台灣貨幣安全的關聯性

新台幣鈔票改版與全球貨幣政策及數位貨幣發展密不可分。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及本幣互換協議,穩定幣規範與市場挑戰同步提升各央行對實體及數位貨幣安全的重視。日本因央行升息及美元政策轉向引發日圓匯率大幅波動,更凸顯貨幣安全防護的迫切性。歐洲央行亦指出穩定幣普及或削弱貨幣自主權,強化實體與數位貨幣的防偽及監管成為必然趨勢。台灣推動數位新台幣(零售型CBDC)應用,搭配現金防偽升級,期望鞏固金融韌性,拓展支付場景及提升國際競爭力。

立委及公眾對改版預算與實體鈔用途的多元看法

改版計畫投入高達50億元,在立法院引發激烈討論。反對立委質疑此高額預算恐浪費公帑,且在電子支付日益普及下,實體鈔票改版是否合時宜值得商榷。部分委員懷疑此舉可能與政治因素如「轉型正義」相關,呼籲縮減經費或改變鈔票尺寸。另有立委則建議新鈔圖案需彰顯台灣特色,避免政治人物入選,以凝聚社會共識。央行強調現金仍為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且防偽升級是維護國家貨幣信用及安全的基礎。

展望未來:科技永續與社會認同下的貨幣革新路徑

專家表示,全球鈔票防偽技術迅速演進,動態安全標記與環保材質正成為主流。台灣此次改版導入ESG理念,順應國際趨勢,能提升貨幣的環境永續及社會包容性。儘管數位支付普及,現金在緊急救援、偏鄉及小額交易中依然扮演關鍵角色,實體鈔票更新不可被忽視。整合公民參與設計過程,不僅增強社會認同,也凝聚多元意見,確保新版鈔票能代表台灣文化與時代精神。未來數年,央行將持續推動相關配套措施,確保新版鈔票順利流通,強化國家貨幣體系的韌性與信賴度。

南韓與美國達成新版匯率協議 美方認定南韓非匯率操縱國

▲ 南韓與美國達成新版匯率協議,美方認定南韓非匯率操縱國,象徵地區貨幣政策穩定趨勢與台灣本次新台幣改版的國際環境關聯。資料來源:Unbias Taiwan

有關新台幣改版的更多詳情及國際貨幣政策影響,建議可參考南韓與美國達成新版匯率協議 美方認定南韓非匯率操縱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