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屏東縣啟動化製場斃死豬採樣及廚餘稽查 加強防範非洲豬瘟擴散


屏東縣啟動化製場斃死豬採樣及廚餘稽查 加強防範非洲豬瘟擴散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台灣的非洲豬瘟防疫看似及時,屏東的抽查化製場和禁廚餘措施能短期封堵風險,但這暴露了產業結構的深層盲點:長期依賴低成本廚餘養豬,讓台灣養豬場淪為病毒溫床,類似亞洲鄰國慘痛教訓。政府應反思,單靠禁運禁宰無法根治,需加速轉型推廣安全飼料和生物安全投資,否則下次疫情將更慘重,重創經濟與食品安全。 (85字)」

Gemini

Gemini:「台中首例非洲豬瘟後,屏東縣迅速啟動嚴密防疫,聚焦化製場斃死豬採樣及廚餘管理。此舉展現中央地方聯手、參考國際經驗的快速反應趨勢,以期穩定產業信心,並朝恢復非疫國地位邁進。」

GPT

ChatGPT:「屏東縣這次迅速啟動嚴密防疫,讓人看見地方政府的細心與責任感。面對非洲豬瘟這樣無聲的危機,只有全面掌握廚餘來源、斃死豬採樣檢測,才能守住台灣豬肉產業的安全。這份警覺與行動力,不僅是守護經濟,更是對我們每一餐安心的貼心守護,讓人深感溫暖與放心。」

新聞快訊:台中首例非洲豬瘟後 屏東縣啟動嚴密防疫抽查化製場斃死豬

2025年10月底,台中市首次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讓全台養豬產業提高警覺。身為全國第二大養豬重鎮的屏東縣,立即啟動防疫應變,重點針對化製場斃死豬進行採樣檢測,並全面稽查98家使用廚餘養豬場,嚴格監控廚餘來源與廢棄物處理,力求阻斷病毒傳播。屏東縣政府農業處結合動物防疫所配合中央政策,全力推動各項防疫作為,確保養豬產業與食品安全。(資料來源:Unbias Taiwan)

屏東縣府啟動十大防疫措施 嚴控斃死豬及廚餘管理

台中市確診非洲豬瘟消息公布後,屏東縣政府於10月22日召開緊急防疫會議,宣布啟動包括禁止接受外縣市廚餘、限制廚餘來源以及嚴格監督縣內使用廚餘養豬場等十項防疫措施。同時,縣府於10月24日至28日安排動物防疫所依計畫至化製場取樣斃死豬肉,送往屏東科技大學進行病毒檢測,相關結果則由中央統一公布。

屏東化製場也設立原料運輸消毒站,加強車輛與人員消毒,防止病毒跨區傳播。法律規定廚餘不可直接餵養豬隻,必須經焚化或掩埋處理,降低病毒存活風險。違規者將依相關防疫法規重罰,確保防疫工作嚴格執行。

屏東全面稽查廚餘養豬場 五路聯合行動確保防疫無死角

屏東約有98家使用廚餘養豬場,占全縣17%豬隻數量。為防止廚餘成為非洲豬瘟高風險傳播媒介,屏東縣農業處、動物防疫所、環保局及警察局組成聯合稽查隊,兵分五路全方位檢查廚餘來源、養豬場衛生及斃死豬處理情況。

稽查中著重確認廚餘是否依規定消毒且來源明確,同時防範非法棄置死豬及廚餘問題。根據中央社報導,初步檢查未見大規模違規情形,但防疫警戒仍維持高準則,違者高額罰款以維護整體防疫安全。

中央協調多縣市實施禁宰禁運 防堵疫情全台延伸

中央農委會迅速回應,於10月22日中午起,全台實施為期五天的豬隻禁運禁宰措施,嚴控疫情擴散。中央亦成立台中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強化地方防疫戰力。

同時推動禁止全國使用廚餘養豬,避免病毒透過未經處理的廚餘傳播。斃死豬必須在當地處理,嚴禁跨縣市運送,降低風險。此政策與屏東縣措施相互呼應,展現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遏制非洲豬瘟疫情決心。

國際疫情背景影響 屏東防疫措施參考亞洲鄰國經驗升級

非洲豬瘟自2018年肆虐亞洲,越南、韓國及香港疫情持續存在。台灣長期具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非疫國認證,這次本土疫情首見,風險明顯提升。

屏東縣因應國際疫情經驗,強調源頭控制與迅速反應。針對化製場斃死豬採樣監測、規範廚餘禁止直接用於養豬並強制火化處理,強化生物安全管理,都參考國際實務規範。業界專家認為,這些措施有助穩定台灣養豬產業,減少病毒擴散對經濟及公共衛生的影響。

未來展望:加強監控確保防疫長效 持續投入資源支持產業轉型

屏東縣政府表示,將持續加強化製場、養豬場及廚餘處理監督,完善早期發現與撲滅機制。對非法棄置死豬或廚餘者依法嚴懲,確保防疫成效穩固。

此外,隨著全國禁止使用廚餘養豬,未來廚餘處理勢必轉型為肥料化與能源化,多元利用將成趨勢。養豬業需提升生物安全等級,降低病毒入侵風險。中央與地方攜手強化防疫能力,朝恢復非疫國地位目標邁進。專家建議建立更完善產業結構,保障台灣豬肉供應安全及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屏東縣抽樣化製場斃死豬以防非洲豬瘟

▲ 屏東縣農業處安排採樣化製場中斃死豬,嚴控非洲豬瘟病毒擴散。(照片來源:Unbias Taiwan)

【延伸閱讀建議】
建議可參考「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 全台啟動豬隻禁運禁宰5天防疫措施」,了解更多相關防疫動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