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輝達台灣總部用地卡關,北市府與新壽立場分歧引發協商僵局
2025年8月,位於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基地的地上權轉移問題,使輝達(NVIDIA)台灣總部設立計畫遭遇重大阻礙。該基地的地上權由新光人壽(下稱新壽)持有,雙方最初基於MOU合作推動項目,但新壽主張應直接將地上權移轉給輝達,北市府則提出法律內兩種合法程序方案,結果雙方因程序和權利認知產生差異,遲遲未能達成共識,導致輝達用地議題陷入卡關,影響企業進駐進度與產業聚落形成。據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相關辦法將於兩個月內修訂,協助尋求解決方案。
雙方爭議焦點:地上權移轉方式與法令合規問題
新壽方面強調,依據與北市府簽訂的原始地上權契約,除非合意解約,否則直接將地上權移轉給輝達並不可行,否則可能涉及公司違法背信責任。新壽已依法取得該地50年地上權,並取得建照準備興建,期望市府支持直接移轉方案以利輝達自主興建總部建築。
北市府則提出兩個合約及法律層面皆合法的方案:一是新壽依合約先完成建物興建取得使用執照,後續再轉讓給輝達;二是新壽與市府合意解約,市府回收土地後重新設定地上權給輝達。北市府擔心直接移轉土地權利可能涉及圖利疑慮,尤其園區內道路整併牽涉都市計畫變更,故維持現有契約框架依法行政。李四川副市長強調,市府不會為任何單一方變更契約條件。
輝達自主開發意願強烈,促使談判難以取得折衷
輝達期望取得土地權利後,自主規劃建築,符合全球總部標準。對於須等待新壽完成興建再移轉的方案,輝達態度偏向拒絕,因無法確保未來總部設計與施工最適化。雖傳出輝達與新壽針對「地上權直接移轉」已有初步共識,但此方案仍須獲北市府同意,三方談判陷入膠著僵局。
地方政府角力與招商政策調整趨勢
此事引起政治及產業高度關注,新北市和桃園市積極爭取輝達投資。新北市長侯友宜表態,若北市府方案未果,願提供林口A9站周邊用地做替代方案。北市府表示將配合修正土地使用辦法,預計兩個月內公布新版,助解決用地障礙,維護招商規範與土地使用正義。
同時,此案也反映北市招商策略的警示,如何在符合法規前提下,加速引進國際頂尖企業,成為公部門政策新挑戰。輝達用地爭議凸顯BOT及地上權法律框架的實務難題,也提醒政府須兼顧政策彈性與法治原則。
產業與國際投資視角:用地不確定性恐影響台灣競爭地位
輝達作為全球AI晶片與半導體領頭企業,其台灣總部設立計畫攸關台灣全球科技生態戰略地位。產業專家警示,若用地談判持續無解,將拖延AI與半導體聚落形成及高端人才集聚,進而影響產業升級與供應鏈整合。
此外,國際企業視投資環境與法制穩定性為關鍵考量,現況用地卡關恐使外資疑慮政府效率與政策連續性,減損台灣作為亞太科技樞紐吸引力。專家建議當局調整法規,平衡法治與招商彈性,避免削弱國際競爭力。
社會輿論與政治人物發聲,呼籲透明與政務協調
事件激起多元意見及政黨立場碰撞。部分議員批評北市府招商過程不夠透明,斥責前朝施政瑕疵,並呼籲行政團隊活用第三方協調,迅速解決合約糾紛。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建議將輝達引進新北林口,強調周邊交通及產業群聚優勢。
民間關注若輝達放棄北士科選址,可能衝擊當地房市,專家提醒防止補償金談判失控並影響企業形象。整體社會期待政府與私部門加速談判,化解歧異,展現台灣對國際頂尖企業友善且高效的投資環境。
未來走向與政策調整觀察
目前輝達、新壽與北市府三方尚未就地上權契約解約補償達成共識,談判動態持續。是否採用合意解約並附合理補償,成為突破僵局關鍵。若新壽與北市府對補償條件展開積極協商,將帶來突破契機。
輝達對「先建後移」方案態度仍偏負面,意味協商須靈活調整。地方政府間招商競爭意味若北市府態度未變,輝達向新北或桃園轉移基地的可能性提升,展現區域招商多元選擇。
整體而言,輝達台灣總部用地卡關事件,不僅是法律與土地使用契約糾葛,更反映出台灣招商政策與法制調整的複雜挑戰。各方密切關注後續政府修法進度及政治協調,期盼盡早為產業發展開啟綠燈。
▲ 輝達計劃設立台灣總部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基地,現由新光人壽持有地上權。圖/中央社提供
建議可參考「輝達台灣總部用地為何卡關?現有方案、北市府說法、新壽立場一次看」以取得更多資訊。
相關報導請參考輝達台灣總部土地談判陷僵局 北市府推雙方案協助解決、輝達台灣總部土地談判|北市府推雙方案協助取得關鍵地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