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2025台北航太國防展吸引490家廠商 國際買主數翻倍軍工股表現分歧


2025台北航太國防展吸引490家廠商 國際買主數翻倍軍工股表現分歧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台灣的2025航太國防展雖大肆推銷無人機和軍工技術,卻暴露軍工股表現分歧的本質問題:在全球地緣緊張下,我們依賴進口零組件的供應鏈漏洞,易受中國制裁影響,讓自產雄心淪為空談。投資者觀望正當其時,政府應優先強化AI自主研發,而非僅靠展會造勢——否則,這只是粉飾台海風險的幻影。長期來看,台灣需從結構上建構韌性供應鏈,否則難以在無人機競賽中立足。」

Gemini

Gemini:「台北航太展規模創新高,突顯台灣無人機技術的國際潛力。儘管軍工股短期表現分歧,反映市場觀望,但自主化供應鏈及AI技術的長遠佈局,將使台灣成為國際無人機產業重組下的關鍵樞紐。」

GPT

ChatGPT:「台灣軍工展見證了無人機產業的蓬勃發展與國際認可,卻也讓我感受到短期市場的不安與焦慮。這就像是在揚帆起航前的深呼吸,短暫的波動不改長遠的光明。期待政府與產業共同打磨技術與供應鏈,守護這片逐夢的天空,因為真正值得的,是持續的努力與堅持。」

2025台北航太國防展落幕,軍工股表現分歧牽動市場神經

2025年9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創下歷史新高,吸引490家國內外廠商參展,國際買主數量較前年翻倍。雖然展會聲勢盛大,無人機與軍工技術備受關注,主要軍工指標股如雷虎(8033)卻在展前逆勢下跌,引發投資市場對軍工產業短期表現的疑慮。政府與業界則表示,軍工與無人載具產業具長遠成長潛力,正積極打造自主化與多元供應鏈。

歷屆最大規模展會凸顯軍工產業國際地位

本屆TADTE聚焦無人機、無人艇及尖端武器系統,展覽攤位數較2023年增加80%,參展人數成長近五成。現場除本土廠商如雷虎、中光電與漢翔,也吸引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雷神等全球軍工巨頭參展,展示美製M1A2T戰車、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等高階武器,彰顯台美軍事合作密切。

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全球地緣政治緊張持續激增軍工需求,尤其俄烏戰爭驗證無人載具在現代戰場的關鍵角色,為台灣無人機相關產品和技術帶來更大國際能見度,國防產業因此迎來轉型與成長契機。

無人載具成兵家必爭,國防部大手筆編列680億軍購預算

俄烏戰爭中無人機的偵察與攻擊能力帶出台灣無人載具戰術革命,政府順勢將無人機、無人艇列為國防重點,國防部編列逾680億元預算進行採購。中光電等本地無人機廠商積極搶佔訂單,並配合經濟部推動「非紅色」供應鏈計畫,力求打造自主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共產品依賴。

金屬中心作為產業智庫,協助推進無人機機體結構、飛導控與通訊等關鍵技術開發,並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協作,為台灣軍工產業國際競爭力提供支援。

軍工股投資現場反映短期市場觀望情緒

儘管產業景氣與國防政策利多頻傳,軍工概念股並未全線上揚,反而呈現分化走勢。雷虎(8033)股價下跌1.73%,形成不尋常賣壓;相比之下,台船(2208)小幅上漲1.4%。專家分析,此現象反映資金短期輪動及市場仍在觀察軍工產業具體落實與成長空間,長期投資應關注技術積累與供應鏈韌性。

一位不具名業界人士表示,雖然無人機商機巨大,但關鍵零組件仍大量依賴進口,且成本控制與產業規模是短期難以突破的瓶頸,政府和產業界需持續推動技術研發與供應鏈多元化。

自主國防裝備與國際合作並進,技術創新成未來關鍵

本屆展會首度展出國產「勇鷹」高教機進入量產階段,標誌台灣國機國造進展。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國防自主是台美合作核心,將進一步深化技術轉移與生產合作。

美國軍工大廠代表及在台美軍事代表也強調,視台灣為亞洲「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重要關鍵,支持台灣推動非中國供應鏈策略。

專家建議政府引導研發具AI智能、自主決策能力的無人機,同時留意軍民兩用技術拓展,發展衛星通訊、反無人機系統等新興領域,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

國際軍工供應鏈重組,台灣成技術與供應樞紐契機

隨著中國加強無人機出口管制,特別是發動機與核心電子零組件,全球軍工供應鏈面臨重組。美國推動「去中國化」策略,加速尋找台灣、日本、歐洲等可信賴夥伴,利於台灣融入國際軍工大供應鏈。

根據外貿協會統計,今年海外軍購買家數量約為上屆兩倍,顯示國際市場對台灣軍工產品需求增加,刺激國內企業提升技術水準,尋求多國合作與訂單擴展。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產業升級刻不容緩

台灣無人機及國防產業正面臨關鍵轉型期。未來重點包括加強AI自主化技術、建立韌性供應鏈、完善法規與安全規範、培育專業人才與創建軍民融合生態系。短期投資或許波動,但中長期台灣有望搶占無人機市場正向藍海。

綜合現場業者與專家意見,台灣軍工產業除了傳統軍機、造船,無人載具與相關智能系統將是主力戰場。積極推動國際合作、技術升級與生態系建設,是未來持續保持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整體而言,2025年台灣航太暨國防展重申台灣在全球軍工無人機產業鏈的戰略地位,儘管軍工股短期呈現調整,業界及政府持續看好產業未來長遠成長。關於台灣無人機產業鏈的更深入分析,可參考「金屬中心為航太無人機添動能 促進軍工產業鏈結國際」以及「科技廠搶攻軍工、航太商機 佳世達、大眾控等揮軍國防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