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沖繩那霸市傳染性紅斑疫情升溫 孕婦感染恐有流產風險
近期日本沖繩那霸市爆發「蘋果病」(傳染性紅斑症)疫情,2025年9月中旬保健所發布疫情警報,指出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尤其孕婦感染後可能導致流產或胎兒受損。此病由人類細小病毒B19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兒童與孕婦為高風險族群。日本政府和地方衛生單位已加強防疫指引,呼籲民眾嚴格遵守個人衛生習慣,孕婦尤其應避免前往疫情熱區並及早就醫檢查。
蘋果病症狀與傳播途徑解析
傳染性紅斑症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典型的臉頰鮮紅色紅疹(俗稱蘋果臉頰)、關節疼痛等,孩童多見,成人症狀較輕微。病毒經由患者咳嗽、打噴嚏的飛沫及密切接觸傳播。本次沖繩疫情快速擴散,主要因社會免疫力下降,形成所謂的「免疫負債」現象。因目前無疫苗可供防護,防疫重點放在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密閉群聚和維持社交距離,特別提醒免疫力較弱的孕婦加強自我保護。
免疫負債現象引發病毒大爆發 專家呼籲加強群體監測
此次疫情爆發與疫情期間的封控措施減少群體接觸密集有密切關聯,造成社會整體免疫力下降,讓病毒更容易快速大規模流行。台灣與日本醫師普遍認為,免疫負債現象導致包括呼吸道和血球病毒感染顯著增加,感染「蘋果病」人數激增正是免疫缺口的反映。專家強調建立長期群體免疫監測體系至關重要,能即時掌握病毒動態並調整防疫策略。
孕婦感染高風險 醫療機構強調早期診斷與持續監護
孕婦感染傳染性紅斑病毒B19後,病毒可能侵入胎盤導致胎兒發育異常或流產。沖繩衛生當局特別提醒孕婦避免接觸感染者及前往疫情熱區,如出現發燒或皮疹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醫療單位強調早期診斷與積極胎兒監護是降低嚴重後果的關鍵。孕婦家屬及照護者也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措施。
國際旅遊看疫情管理 旅遊業與政策挑戰並重
此次沖繩蘋果病疫情不僅對地方公共衛生造成壓力,也影響國際旅遊業。作為熱門旅遊地,日本建議孕婦及有幼童家庭謹慎評估入境和旅遊安排,強化個人防疫意識。公共衛生政策須兼顧疫情控制與經濟復甦,完善風險通報機制和現場防疫措施持續為主管機關挑戰。各國媒體及衛生機構同步提醒大眾提升傳染病意識,以避免疫情擴散。
▲ 公共衛生專家呼籲提升疫苗接種率與個人防護措施,降低傳染病毒風險,圖為相關防疫示意。(圖片來源:洛杉磯縣衛生局/unbias.tw)
整體而言,沖繩「蘋果病」疫情凸顯免疫力下降導致的病原體大爆發趨勢,孕婦及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預防。日本與台灣衛生專家均建議民眾落實勤洗手、配戴口罩及避免密閉群聚,以減少感染機會。未來幾週相關地方政府將密切監測疫情動態,適時調整防疫策略。赴日旅遊民眾,尤其孕婦及家長,宜參考專業建議,審慎安排行程保障健康。
更多相關報導可參考「沖繩爆「蘋果病」!孕婦感染恐流產 怎麼預防?症狀有什麼?一次看」(祝你健康),另可參閱洛杉磯縣嬰兒麻疹併發腦病症死亡 衛生局呼籲提升疫苗接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