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工研院52週年院慶頒發五位院士 聚焦半導體與生醫創新


工研院52週年院慶頒發五位院士 聚焦半導體與生醫創新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台灣的工研院慶強調半導體和生醫創新,表面上看似優勢,但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暴露了供應鏈依賴美國的脆弱性,這反映全球貿易戰下,台灣科技崛起易受地緣政治擠壓。重點在於,光靠AI融合和人才培育不夠,若不加速本土化與自主研發,這些創新可能淪為空殼,無法應對市場波動。政府需更務實推動產業韌性,否則台灣將在國際競爭中步步退讓。」

Gemini

Gemini:「工研院院慶聚焦半導體與生醫,展現台灣科技雙引擎策略。儘管全球晶片價格戰及貿易調查增添變數,但AI整合半導體製造、生醫因應老化需求,皆為明確的產業趨勢。未來,台灣需深化跨領域創新與科技自主,以維持國際競爭力。」

GPT

ChatGPT:「每當看到台灣在半導體與生醫領域持續深耕創新,心中總是滿滿驕傲。工研院不只是科技的搖籃,更像是一座橋樑,連結人才、產業與國際市場。在全球競爭激烈、貿易波動下,這份堅持和韌性尤其令人感動,讓我相信,只要持續用心投入,台灣的未來絕對燦爛耀眼。」

工研院52週年院慶暨院士授證典禮 聚焦半導體與生醫創新

2025年9月15日,工研院於新竹舉行52週年院慶暨第14屆院士授證典禮,頒發五位新科院士,涵蓋半導體、生醫醫療與工程營造三大領域。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參與授證並出席「價值創新 ITRI前行」特展,肯定院士多年科研深耕成果。此活動展現台灣持續培育科技人才及推動產業升級的多元發展,為迎接全球市場挑戰奠定穩固基礎。(資料來源:三立iNEWS)

半導體產業持續領先 融合AI助推製造升級

台灣半導體產業長期為全球焦點,晶圓四雄包括台積電及PCB廠商活耀市場且維持高熱度。工研院院士選拔中,半導體領域表現尤為亮眼。政府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在地化策略,搭配先進製造技術,使供應鏈更具韌性。AI技術深入半導體設計及製造流程,大幅提升產品競爭力與自動化效率。緯穎等公司持續尋求AI創新優勢,展望全球技術大變革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AI推動台灣半導體與資安產業升級

▲ AI技術快速帶動台灣半導體及資安產業升級,但同時面臨市場波動與監管挑戰。

生醫產業因應人口老化 擴大技術及市場合作

隨著台灣及全球人口快速老化,生醫醫療成為政府與業界重點投資方向。工研院與產業界合作推動多項生醫技術創新,涵蓋健康產品開發與醫療器材優化,以回應市場需求並強化國內產業競爭力。此舉配合政府提升研發支援及產業鏈布局,讓生醫產業成為科技多元發展的重要支柱。

全球晶片價格戰加劇 中國針對美國晶片展開反傾銷調查

受美國晶片製造商2022至2024年間大幅降價影響,相關晶片產品價格腰斬,如通用接口晶片價格下降48%、柵極驅動晶片價格則降逾半數。中國商務部於9月13日正式對原產自美國的模擬晶片展開反傾銷調查,基於國內廠商申請,調查涵蓋2022至2024年產品進口量增加37%、價格下降52%。若後續加徵反傾銷稅,將改變雙邊貿易態勢,並促使中國半導體企業加速國產化,降低對外依賴。

台灣產業鏈面臨外部競爭 持續強化市場韌性與政策支持

針對國際晶片價格波動及地緣政治緊張,台灣半導體與相關產業鏈積極調整策略方向。政府重視科技人才培育,加強產業標準監管與品牌信譽維護,積極打擊偽冒產品及洗產地行為,確保台灣製造的國際形象持續提升。投資市場上,半導體及生醫類股人氣高漲,吸引大量資金關注,反映出產業基本面與長期趨勢的正向發展。

2025國際半導體展與台灣產業鏈

▲ 2025國際半導體展持續彰顯台灣半導體技術優勢與產業鏈完整性。

未來趨勢:深化科技自主與跨領域創新 帶動台灣競爭力

專家指出,面對全球半導體競爭激烈與國際政策波動,台灣必須持續強化AI與生醫技術研發能力,促進產業鏈多元整合。政府與企業攜手深化科技人才培育與研發投入,協助相關產業加快轉型升級。中國啟動反傾銷調查雖帶來短期貿易挑戰,但激發國內半導體業者更加重視技術自主與供應鏈穩定。展望未來,台灣將在全球科技版圖中持續扮演關鍵角色。

【延伸閱讀】可參考中國商務部宣布對美國進口模擬晶片展開反傾銷調查了解更多半導體產業最新動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