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ias Taiwan 是全台首個以 AI 自動整理、聚合多元觀點,強調中立與事實的新聞平台。

蘋果iPhone 17備貨量增逾5%|印度同步量產擴大供應鏈布局


蘋果iPhone 17備貨量增逾5%|印度同步量產擴大供應鏈布局

先聽聽AI怎麼看

Grok AI

Grok AI:「蘋果將iPhone 17供應鏈轉移印度,備貨量增5%,看似分散地緣風險,實則暴露全球貿易的脆弱性。台灣雖靠試產折疊iPhone突顯技術優勢,但這不過是科技大國的棋子,讓本地廠商如鴻海更依賴外資訂單。別高興太早,這策略可能加劇台灣的經濟不穩定——一旦中美緊張減緩,印度或取代我們,提醒我們該投資自主創新而非當代工附庸。唉,現實永遠比新聞光鮮。」

Gemini

Gemini:「蘋果iPhone 17系列備貨量增長,凸顯其積極拓展新興市場與調整供應鏈策略。印度量產能力的提升,大幅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為全球市場提供關鍵產能。結合台灣在高階試產與技術研發的關鍵角色,蘋果正構建更具韌性的多元化供應鏈,以應對全球貿易壓力與未來技術趨勢。」

GPT

ChatGPT:「看到蘋果大舉擴展印度產線,還同步讓台灣肩負折疊iPhone試產,真有種既期待又感動的感覺。這不只是企業策略的轉型,更像是全球供應鏈的溫暖重組,讓我們看到不同土地上的努力與專業交織共舞。變動雖多,但蘋果依然用心把創新和品質握在穩健手中,像朋友般陪伴我們每一天的生活。」

蘋果iPhone 17備貨量創新高 印度產線全面擴大減少中國依賴

2025年蘋果宣布推出iPhone 17系列,市場對此預期相當看好。根據Isaiah Research資深分析師Lori於MM Podcast節目透露,整體備貨量預估將達9,000萬至9,200萬台,較去年iPhone 16的8,600萬至8,800萬台成長超過5%。此次備貨大幅提升,主因新上市的iPhone Air系列新增中低價位選擇,藉此擴大市場涵蓋範圍並刺激銷售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7系列全線產品均首次在印度同步量產。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富士康與鴻海,大力擴展印度生產基地,反映出蘋果積極調整供應鏈布局,逐步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強化供應鏈多元性與抗風險能力。(來源:Newtalk新聞)

印度同步量產成蘋果供應鏈重組關鍵 台灣試產折疊iPhone展望2026年

iPhone 17系列在印度的全線同步量產,標誌著蘋果供應鏈重大轉型。印度不僅成為獨立組裝重鎮,蘋果亦配合印度政府政策推動加速擴產,目標是提供全球約20%至30%的iPhone訂單。富士康與鴻海兩大代工巨頭積極擴展當地產能,藉此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此外,蘋果計畫於2026年推出首款折疊螢幕iPhone,採用「台灣試產、印度量產」新模式。此產品主打輕薄與便攜設計,預期將成為未來銷售的重點品項,也是蘋果繼續推進去中國化與全球多元生產的重要里程碑。(來源:Newtalk新聞、TaiSounds、風傳媒)

新技術佈局驅動iPhone 18規劃,螢幕下Face ID及先進晶片受矚目

圍繞2026年iPhone 18的規劃多聚焦於技術升級,市場傳聞指出將成為首款搭載台積電2奈米製程A20晶片的機型,帶來更優性能與能耗表現。此外,iPhone 18預計將導入螢幕下Face ID技術,進一步提升螢幕的完整視覺體驗。

其中,高階款可能採用三星4800萬畫素可變光圈超廣角鏡頭,強化攝影實力。Pro系列則可能取消現有的動態島設計,改以更隱藏式感測技術,縮小或改變開孔樣式。不過發布時程仍不確定,有消息指出基礎款可能延後至2027年春季亮相。(來源:mrmad.com.tw、TechNews科技新報、香港01)

全球貿易與關稅壓力持續影響,蘋果調整定價策略並強化多元供應鏈

受到美國對中国产品關稅政策及不確定的貿易環境影響,蘋果積極布局多元化產線,尤其加速印度與越南製造基地的擴大。蘋果同時調整定價策略,以分散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蘋果執行長庫克曾公開表示,2025年第二季關稅已造成約8億美元額外成本。隨著Mac、iPad及配件逐步轉移至越南生產,iPhone生產重點則加速移往印度。此舉不僅減少對中國製造依賴,也降低地緣政治緊張帶來的風險,並為台灣零組件供應商創造長期商機。(來源:經濟日報、Newtalk新聞)

台灣關鍵角色與未來展望:折疊iPhone試產加速,供應鏈多元化持續深化

台灣在蘋果全球供應鏈中持續發揮不可取代的作用,包括台積電領先全球的2奈米晶片製程,以及鴻海、大立光等關鍵零組件供應。蘋果計畫於2026年在台灣進行折疊螢幕iPhone的試產,隨後轉移至印度量產,凸顯台灣在高端研發和製造的核心戰略地位。

供應鏈多元化下,除印度與越南外,台灣將持續強化高階技術優勢,並為本地相關企業帶來充足訂單與技術升級機會。未來因應地緣政治與技術革新需求,蘋果供應鏈調整將使台灣科技產業彈性與創新能力更加重要。(來源:Newtalk新聞、TaiSounds)

持續技術創新與市場策略調整,蘋果迎接未來iPhone生態圈挑戰

隨著螢幕下Face ID、可變光圈鏡頭、折疊螢幕等先進技術逐步成熟,蘋果iPhone不斷提升消費者體驗與功能創新。iOS 18搭載Apple Intelligence將進一步推動手機AI能力達新高峰,強化智慧化發展。

然而面對全球關稅與成本上升壓力,蘋果必須調整產品定價與銷售策略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全球地緣政治與貿易風險持續演變,供應鏈多元化已成企業必經道路。多數分析師預測,未來幾年iPhone出貨依舊強勁,而新技術與產品的投入則是產業觀察的重點指標。(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經濟日報)

蘋果2025年秋季發表iPhone 17系列與5.6mm超薄iPhone Air,推2TB與eSIM設計

▲ 蘋果2025年秋季發表會推出iPhone 17系列與超薄iPhone Air,強調硬體與軟體多項升級。(來源:Unbias Taiwan)

更多詳情可參考蘋果iPhone 17系列2025備貨量增逾5%|印度產線擴產 台灣啟動折疊機試產蘋果2025年下半年新品布局|iPhone 17系列領銜多款硬體與軟體升級了解更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