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屏東特搜隊花蓮救災圓滿結束 64名受困民眾獲救
2025年9月26日,屏東縣消防局特種搜救大隊圓滿完成在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後的救援行動,歷經4天3夜,成功救出64名受困民眾。這次救災任務展示了隊伍在嚴苛災害環境下的緊密合作與迅速調度能力。屏東縣長周春米於當日晚間親自到特搜大隊基地迎接救援隊員,對他們的辛勞表達感謝與肯定,直稱是「屏東的驕傲」。此次救援行動也突顯出台灣跨縣市緊急救援機制的成熟與特搜隊在專業救災上的高度執行力。
特搜隊救援現場挑戰嚴峻 持續餘震影響安全風險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造成嚴重淹水,屏東特搜隊抵達現場即面對山區落石及頻繁餘震的挑戰。隊員們在高度危險的環境中迅速架設搜救路線,克服複雜地形及不穩定天候,整個救援過程調動逾80人次。隊長湯茂信表示,餘震期間甚至有隊員差點被落石擊中,必須迅速撤離以確保安全。副大隊長陳世鴻形容於砂卡礑步道時遇上規模5級餘震的撤退過程如同「死裡逃生」,展現隊伍高度冷靜與專業應變能力。這些細節明顯反映搜救環境的險峻與救援工作的艱難。
氣候變遷加劇自然災害 台灣防災體系加速創新整合
此次堰塞湖潰堤是極端氣候影響的典型案例。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台灣面臨降雨集中且強度提升,土石流及其他災害風險明顯增加。花蓮光復鄉的事件,促使地方政府與中央單位加快強化災害預警與監控系統,並提升堤防及救災設施安全。屏東與花蓮之間的救援合作,也成為跨區域聯防的典範,有效整合資源提高反應速度與效率。未來政府規劃運用科技化監測裝置及無人機巡查,強化對潛在堰塞湖的即時偵測及疏散準備。
周春米肯定隊員辛勞 強化救災士氣與社會認同
救援任務結束後,屏東縣長周春米公開肯定特搜隊隊員的勇敢與無畏,強調他們在高風險下守護生命,為縣府及民眾帶來巨大榮耀。周春米表示,政府將持續投入訓練資源及裝備更新,確保未來救災任務更有效率並提升公共安全。救援隊員們也表示,地方政府的支持與社會的關注大幅提升士氣,將持續加強專業職能及跨縣市協調經驗,以面對未來可能更加嚴峻的災害。
國內外媒體正面報導 增進搜救體系政策支持
國內主流媒體對屏東特搜隊此次救災行動給予肯定,強調團隊專業與付出,進一步形成良好社會支持氛圍。專家建議政府應加強搜救隊伍常態訓練與裝備升級,並增強跨縣市聯合演練以提升協同作戰能力。國際社會同時對台灣民間救援隊表現給予高度認可,特別是屏東特搜隊過去在土耳其地震救援的貢獻,更彰顯出台灣「Taiwan Can Help」的救災精神。未來整合無人機與搜救犬等尖端工具,將進一步提升救災效率。
救災實績成台灣跨區救援重要參考 持續強化防災體系
屏東特搜隊歷經4天3夜的救援行動,成為台灣跨縣市救援協調與專業能力的典範。行動結束後,屏東消防大隊已計畫與花蓮特搜隊展開移地聯合演練,強化兩地的救援默契與配合度。政府將持續推動防災科技應用,並完善災後復原方案,以降低未來災害損失。這次救災經驗不僅展現隊伍專業與高效率,更提醒全台政府必須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災害挑戰,提升整體社會韌性。
▲ 屏東縣消防局特種搜救大隊隊員奔赴花蓮災區投入救援行動。(示意圖,來源:Unbias Taiwan)
延伸閱讀建議可參考花蓮光復嚴重淹水屏東特搜挺進救災助32人脫困|民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