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聽聽AI怎麼看
美政府停擺恐導致11月通膨數據延遲發布 白宮警示經濟影響嚴重
美國白宮於2025年10月24日正式宣布,因聯邦政府持續停擺,勞工部無法派遣調查人員進行現場數據收集,導致2025年11月原定發布的10月通膨數據恐無法按時公布。政府關門已進入第四週,民主共和兩黨在臨時撥款法案上的分歧未見和解,使得關鍵經濟數據產生斷層。專家指出,缺乏即時通膨數據將大幅增加聯準會(Fed)12月利率決策的難度,市場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政府運作中斷影響通膨與非農就業數據發布
依據白宮於社群媒體發布的聲明,因國會未通過臨時支出法案,勞工統計局相關調查人員無法到場完成關鍵調查,影響10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收集與發布。勞工部方面,9月非農就業報告也面臨發布延遲或停擺的風險,打破過往勞工統計局每月於10日至14日如期公布重要經濟指標的慣例。白宮提醒,此一數據空白將影響經濟信心及決策透明度。
9月通膨數據及政策決策的矛盾影響
儘管停擺壓力加劇,勞工統計局於10月24日緊急召回部分人員公布9月CPI數據,顯示9月通膨年增3%、月增0.3%,皆低於市場預期;核心CPI(剔除食品與能源)年增3%、月增0.2%,同樣未達預期,短期支持聯準會持續考慮降息的市場預期。然而,若10月數據無法發布,將使聯準會12月貨幣政策會議面臨「數據盲區」,增加政策判斷不確定性。分析師憂心,缺少完整數據恐迫使政策制定者依賴非典型指標,影響降息節奏判斷。
政治僵局衝擊經濟治理 白宮警告長期影響
白宮強調,目前困境主要由民主黨領導下的政府關門引起,並警告此事件恐造成「極其嚴重的經濟後果」。政治僵局不僅中斷數據收集,也加深市場對美國經濟治理能力的疑慮。川普政府提名保守派經濟學家安東尼出任勞工統計局長,政治色彩提高未來數據與政策透明度的不確定性。加上關稅政策與貿易談判持續面臨風險,恐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
市場反應與國際金融影響顧慮浮現
儘管政府停擺陰影籠罩,美股部分指數因降息預期與政策寬鬆訊號持續攀高,展現資金韌性。不過,比特幣等數位資產普遍採取觀望與盤整態勢,反映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環境的不安。摩根大通警告,美聯儲若新增米蘭等成員,可能使美債殖利率曲線傾斜,搭配經濟數據缺口,全球投資決策風險升高。國際社會密切關注美國通膨數據發布狀況,因其對全球資金流動與政策預期具重要指標意義。
政策走向與社會保障調整挑戰雙重困境
白宮經濟顧問指出,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對通膨風險如「隕石撞地球」般影響深遠,而保守派經濟學家掌管勞工統計局,將帶來統計方法及政策解釋的調整。政府已緊急召回部分員工,全力嘗試在月底前完成核心CPI數據發布,保障社會安全局按年度調整生活成本(COLA)的基礎。倘若通膨數據缺失持續,將影響退休金與社會福利調整的正常執行,進一步加重民眾經濟負擔,引起公共政策風險。
台灣觀點與未來展望:美國數據缺口影響全球經濟連動
對台灣而言,雖然近期通膨壓力相較美國減緩,利率仍維持低檔,但美國通膨數據發布斷層與貨幣政策走向,仍透過出口及國際資金流動影響台灣經濟。市場及政策制定者須密切觀察美國政府停擺持續時間與數據發布延宕。分析師預測,若停擺持續,將使全球資金市場波動加劇,投資人須強化風險控管,重視替代經濟指標與政策聲明。

▲ 美國8月通膨回落加強降息預期,推升美股與台股齊創新高(資料來源:Unbias Taiwan)
綜合各方訊息,隨著美國政府停擺持續延長,重要經濟數據發布將面臨更大挑戰,政策不確定性與市場波動風險同步提升,聯準會12月利率會議成為全球投資者高度關注的焦點。建議參考「美國8月通膨回落推升降息預期 美股台股齊創新高」以取得更多詳盡分析及市場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