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聽聽AI怎麼看
台灣駐英代表處嚴正駁斥中國駐英大使投書扭曲歷史與國際法
台灣駐英代表處於2025年10月26日發布嚴正聲明,回應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在英國媒體投書中聲稱「台灣獨立」破壞台海和平,以及「台灣回歸中國」是二戰重要結果的言論。代表處指出,中國此一主張混淆歷史事實與國際法原則,並無權聲索台灣主權。該事件凸顯兩岸在台灣主權歸屬及國際法解釋上的根本分歧,且引發國際社會對台海和平與區域安全的高度關注。
鄭澤光投書主張「一中原則」與歷史法理依據遭提出質疑
根據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投書,他強調「台灣獨立」主張破壞台海穩定,並援引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稱該決議已徹底確定中國在聯合國代表中國全境,包括台灣部分,導致台灣從未成為獨立國家。鄭大使同時提及1972年中英建交公報中,指英國曾對中方有「明確承諾」支持「台灣回歸中國」,呼籲英方繼續遵行「一中原則」,審慎處理台灣問題,以維護台海和平。
台灣駐英代表處回應:歷史與法律基礎被扭曲 堅持台灣主權獨立事實
台灣駐英代表處強調,1972年《中英聯合公報》中英國政府「僅認知」(acknowledge)中國聲稱台灣屬其領土立場,與「承認」(recognise)有本質差異,鄭澤光混淆用詞屬故意誤導。代表處指出,聯合國2758號決議僅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未涉及台灣主權歸屬。
代表處進一步重申,台灣是擁有自主政權的民主國家,擁有民選政府、軍隊、司法及貨幣體系,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實際統治台灣,兩岸現狀為互不隸屬的客觀現象。台灣拒絕接受中國藉歷史論述和國際決議曲解來侵蝕其主權,並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台灣民主自由,支持和平穩定。
國際社會對台海主權議題的多元反應與法律爭議
英國政府於2024年11月曾公開回應,聯合國2758號決議未涉及台灣地位問題,不應擴大解讀,並主張台海問題需透過和平對話處理。國際法學者則普遍認為,台灣國際法律地位未被二戰條約或聯合國決議明確決定,存在「台灣地位未定論」,而現實控制權與政治體制符合國際法國家要件,支持台灣具主權國家身份。
美國法院判例亦曾承認台灣符合國際法國家定義。分析認為,中方試圖通過法律和歷史論述戰削弱台灣國際空間,國際社會需密切警惕。台灣政界及外交部則持續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未來由台灣人民自主決定。
事件影響與未來發展展望:台灣外交持續強化國際連結
此次言詞交鋒突顯中國持續利用歷史及法律論述鞏固台灣主權聲索的策略,台灣則透過駐外代表處積極回應,強化外交溝通與國際輿論。台海局勢因雙方認知分歧,仍然存在不確定性風險。國際社會普遍呼籲和平解決問題,並關注區域安全動態。
未來中國預計將繼續推動相關言論與法律戰,而台灣將努力爭取國際參與權益,並與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合作。此種雙方動態將持續影響區域乃至全球政治格局與供應鏈安全。台灣民眾對於維護主權與民主已展現高度警覺與堅定立場。

▲ 台灣駐英代表處嚴正駁斥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強調中國論述扭曲歷史與國際法。(圖片來源:Unbias Taiwan)

▲ 美國參議員盧比奧等國際政治人物強調維護台灣安全與尊重其政治地位。(圖片來源:Unbias Taiwan)
本案詳細討論參見「駐英代表處:中國扭曲史實與國際法,無權聲索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