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納坦雅胡聯合國大會演說引外交官代表大規模離席抗議
2025年9月26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發表強硬演說,導致多國外交官及代表團集體離席抗議。納坦雅胡公開點名被哈馬斯綁架的人質姓名,強調以色列將堅決持續清剿哈馬斯殘餘勢力,否認對加薩犯下種族滅絕罪,並嚴厲抨擊近期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西方國家,批評此舉傳遞錯誤訊息。數十至數百名代表陸續離場,現場氣氛一度冷清且尷尬,突顯國際社會在以巴衝突上的深刻分歧與外交孤立。
納坦雅胡演說重點及國際反應
納坦雅胡在演說中特別譴責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稱之為「可恥」,並指出這種政策向外界傳遞「殺害猶太人就能得到回報」的錯誤訊息,威脅以色列與全球猶太社群。他否認以色列在加薩戰爭中有種族滅絕行為,反問「一個犯下種族滅絕罪的國家,會懇求百姓逃離危險嗎?」並將對以色列的批評歸咎於反猶主義。納坦雅胡承諾會「完成任務」,徹底消滅哈馬斯,防止雙方再度遭襲。
國際領袖反應不一,美國前總統川普明確表態反對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呼籲雙方盡速停火,反映美國內部對以巴政策的多元聲音。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在大會上譴責以色列行動,指控其在加薩犯下戰爭罪,並強調哈馬斯的行為不代表整個巴勒斯坦人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批評以色列對加薩施行集體懲罰政策,呼籲各方遵守國際法。
外交官集體離席展現國際社會嚴重反對聲浪
納坦雅胡一開始發言,即有來自超過20國、數十至數百名外交官和代表團陸續起身離席,這種集體抗議在聯合國大會非常少見。現場多區域空無一人,氣氛緊張且冷清。多國代表通過此舉表達對以色列軍事行動引發加薩人道危機的強烈不滿,具體反映國際社會逐漸孤立以色列的局勢。此外,該事件生動展示了聯合國內部因以巴衝突難以取得共識,造成決策僵局與分裂。
以巴衝突在國際政治中的矛盾複雜性揭露
此次事件凸顯中東局勢牽動全球政治利益的複雜性。超過150個聯合國成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加深國際社會推動「兩國方案」的政治脈絡,但以色列政府強硬態度及否認責任反而加重和平前景不確定與地區緊張。國際刑事法院對納坦雅胡的戰爭罪調查及逮捕令,連同國際法院對以色列涉嫌種族滅絕罪的調查,使該國面臨嚴峻國際法律挑戰。納坦雅胡與川普等國際人物外交立場分歧,更顯美以盟友關係的複雜與微妙。
加薩地區人道危機與國際社會後續動態
加薩持續戰事已造成超過40萬人流離失所,聯合國及多個人道組織持續呼籲即刻停火與加強援助。國際社會面對「兩國方案」政治障礙的同時,也必須應對嚴重人道挑戰。紐約街頭爆發數千人反戰示威,高喊「停止種族滅絕」與「解放巴勒斯坦」,反映全球關注該區局勢。未來美國提案停火與國際調解可能推動攻守雙方談判,但納坦雅胡「完成任務」立場仍增加談判壓力。加薩戰後治理重建與人質問題解決,將持續為中東及國際社會關注焦點。
台灣及國際社會的觀點與展望
台灣官方與多數國家立場相仿,支持「兩國方案」,並對加薩地區人道危機表示關切。BBC、CNN與Al Jazeera等國際媒體深入報導納坦雅胡演說及代表集體離席抗議,揭示引起的國際反彈與分歧。專家認為,以色列強硬外交姿態加劇其國際孤立,同時暴露國際法與聯合國在處理此類衝突上的局限。
隨著國際壓力增加及多國停火提案浮現,「兩國方案」前景極具不確定性。以納坦雅胡政府目前政治立場及地緣環境,和平進程仍面臨複雜挑戰,包括加強外交溝通、落實人道援助及推動人質釋放等層面。
▲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聯大演說,多國代表集體離席抗議,國際社會對加薩戰爭與人權問題高度關注(圖片來源:Unbias Taiwan)
建議可參考納坦雅胡UN演說 多國代表離席抗議以取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