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印度坦米爾那都邦維傑造勢大會踩踏 36死58傷引發全國震驚
2025年9月27日晚間,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邦卡魯爾區Velusamipuram發生嚴重踩踏事故。這場由當地知名影星維傑(Vijay)主持的政治造勢集會吸引約3至5萬人參與,因人潮擁擠及現場安全管理不善,造成至少36人死亡,包含8名兒童和16名女性,另有約58人受傷。印度總理莫迪和當地政府已對此表示哀悼並啟動調查,承諾向遇難者家庭提供每戶100萬盧比賠償。事故反映出印度在大型群眾活動安全管理上的長期挑戰。
意外發生經過:維傑遲到、停電引爆群眾慌亂
該場造勢活動原定下午3時開始,維傑卻直到晚間7時30分才抵達,讓數萬支持者在烈日下持續等待數小時,情緒逐漸焦躁不安。維傑開始演講後,現場突遇電力中斷,瞬間陷入黑暗,進一步激起恐慌。目擊者指出,有群眾開始推擠尖叫,引發混亂的人潮擁擠,救護車無法迅速進入現場救援。警方人力部署不足與逃生通道不通暢,成為本次踩踏意外發生的主要原因,也使傷亡人數擴大。
官方回應與調查展開 賠償與善後措施同步進行
坦米爾那都邦首席部長M.K. Stalin表達「深切哀痛」,立即成立由退休法官領導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全面檢視事件成因與管理疏失,並指示全力支援傷者治療及罹難者家屬。邦政府宣布向罹難者家庭提供100萬盧比(約新台幣34萬元)撫恤金。維傑在社群媒體上發表沉痛哀悼,期望傷者早日康復。印度中央政府也由總理莫迪發出慰問,呼籲嚴格加強選舉造勢活動安全監管。
印度大型群眾安全管理長期隱憂再次凸顯
這起踩踏事故並非首次類似悲劇。印度過去在大壺節、Kumbh Mela等宗教及政治大會中,多次發生踩踏事件,死亡人數從數十至逾百人不等,凸顯印度在群眾管理、緊急應變與基礎設施上的結構性不足。學者指出,管理層對安全風險存在盲點,過於注重動員效果,忽視執行過程的安全維護。國際媒體也聚焦印度政治集會安全挑戰,建議必須強化監控與人潮分流技術。
事故影響多層面 未來大型活動安全規範或將全面升級
此次事故帶來深遠社會及政治影響,民眾對安全的擔憂短期提升,預期大型政治集會的人潮管控及申請程序將更加嚴格。維傑及其政黨「坦米爾勝利聯盟」(TVK)面臨輿論壓力與政治挑戰。政府部門計畫加強與國家災害管理機構協調,推動群眾安全政策改革,並考慮引入智慧人流監控與危機預警系統。台灣媒體也透過比較本地大型賽事的嚴謹安全規範,凸顯印度在防範措施上的急迫需求。這起事故或成為印度檢討大型活動安全制度的轉捩點。
▲ 印度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維傑(Vijay)競選造勢大會現場擠滿支持群眾,人潮爆滿引發踩踏意外(圖/三立新聞網)
相關深度報導與資訊連結
建議可參考「印度政治集會踩踏意外39死51傷 政府啟動調查」、「印度選舉造勢爆踩踏造成36死58傷莫迪發聲哀悼」,進一步了解事件背景與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