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聽聽AI怎麼看



巴黎羅浮宮重大失竊 珠寶藏品光天化日下被偷走
2025年10月19日上午,法國巴黎羅浮宮阿波羅長廊發生震驚國際的藝術品失竊案。4名竊賊偽裝成工人,利用施工掩護,在短短7分鐘內破窗並鋸開展示櫃,搶走8件珍稀法國皇室珠寶,包括拿破崙三世皇后的祖母綠項鍊、耳環及聖物匣胸針。事件曝光後,羅浮宮暫時閉館,警方已掌握監視畫面,展開追捕行動,法國文化部則宣布將全面加強博物館安保措施,警示國際文物保護面臨的新挑戰。
竊賊作案手法曝光 安全漏洞引發質疑
警方調查指出,4名蒙面嫌犯於案發當日上午約9時30分左右,駕駛裝載伸縮梯的貨車停靠於羅浮宮外的施工區域,藉此掩護攀爬進入建築內部。接著他們用電鋸破壞阿波羅長廊的窗戶玻璃,再以破壞展示櫃迅速取走珠寶。全程約7分鐘,隨即騎機車逃逸。警方現已調取完整監控影片,並鎖定嫌犯身份展開逮捕。法國內政部長勞倫特·努涅斯公開承認,案發方式顯示羅浮宮安全防護存在明顯漏洞,且可能涉及高度組織化犯罪,甚至不排除內部人士協助。
失竊皇室珠寶價值難估 文物難以公開流通
本案失竊的8件珠寶皆屬法國皇室珍品,包括祖母綠項鍊、一對耳環,以及具歷史意義的聖物匣形胸針。這些珠寶代表豐富法蘭西王室文化,且因其獨特性在國際市場上難以公開交易。藝術品追回專家馬里內洛(Christopher Marinello)分析指出,類似珠寶遭盜後,多半會被拆解成零件私下出售,極難修復完整,也加劇文化資產的不可逆損害。值得一提的是,劫匪在逃逸時遺落了歐珍妮皇后的后冠,警方成功尋回,但該物品已有明顯損壞。
法國政府及羅浮宮緊急回應 強化安全措施備受期待
搶案發生後,羅浮宮立即宣布閉館進行內部安全檢查與證據保全。文化部長拉希達·達蒂公開表示,法國博物館面臨新型有組織犯罪威脅,須提升安保技術與人員訓練。總統馬克宏形容此案為「對國家歷史與記憶的嚴重侵犯」,誓言追緝竊賊並全力追回失物。法國警方已有60人專責組成調查小組,全力搜查嫌犯下落。政府同時規劃未來演練模擬入侵情境,並承諾與國際文物保護組織加強合作,提升展館防盜能力。
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國際挑戰 台灣故宮密切關注借鏡
羅浮宮失竊案引起全球關注,專家認為這是博物館在開放公眾參觀與文物保護間的矛盾縮影,也暴露國際重要文化資產安全的薄弱環節。台灣故宮博物院對此案表示高度警惕,已重新檢視並加強館內安防系統,維持零失竊紀錄,並強調與地方警方持續合作,提升監控與應變能力。法國的經驗也促使全球博物館反思安全規範,未來可能見到更多跨國合作與技術交流以應對同類犯罪活動。
未來展望:全面升級博物館安保 追回文物難度仍高
專家分析這種高度組織化的盜竊案對文物追回構成挑戰,尤其是這些稀有珠寶一旦流入黑市多被拆解販售,遺失難補。警方將持續集中偵辦,並可能申請國際刑警組織協助追查。長遠來看,羅浮宮與其他世界級博物館將加速導入人工智慧監控、人臉辨識和出入控管等科技,以彌補人力不足以及施工管理上的漏洞。此次事件或將成為全球提升文化資產防盜措施的轉捩點,也提醒公眾珍惜與守護共同的歷史遺產。
建議可參考巴黎羅浮宮竊賊如何闖入?哪些珍寶失竊?案件釋疑一次看以取得更多資訊。